近日,我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席方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化学类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分区化学一区,2023年影响因子:9.4) 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关于光催化产氢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1T phase dominated O-MoS2 for enhanc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CdS via Ohmic junction”。该文以我校和河南科技大学等为共同署名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席方杰和我校纳米所张雷雷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河南科技大学马军营教授和我校纳米所孟翔宇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课题是席方杰同学在黄河科技学院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该研究通过KSCN熔融盐和原位氧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了O掺杂1T相为主的MoS2(O-MoS2)助催化剂,与CdS耦合后用于光催化析氢反应。(光)电化学实验、稳态/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PFM)和飞秒瞬态吸收光谱(fs-TAS)等表征验证了组分间的光生电子迁移方向
在谈到自己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时,研究生席方杰衷心感谢黄河科技学院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为她提供的宝贵机会和平台。她感谢研究所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她帮助。杨保成校长为她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使她能够安心的投入学术中。张守仁教授在她遇到困惑时,提供了很多的能量。孟翔宇老师给予她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从最初的选题方向到实验方案的制定,再到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始终给予她帮助。孟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细节的把控也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有了黄河科技学院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每位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她才能在光催化领域取得这项有意义的进展。
为加快推进学校硕士单位建设,近年来,我校分别与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我校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专业的导师队伍,高标准的住宿条件,提供专项培养经费和生活补助,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生活服务。